搜索
首页 《纵笔六言七首》 古调不同俗调,后儒多异先儒。

古调不同俗调,后儒多异先儒。

意思:古体习俗不同调,后世儒者大多不先儒。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纵笔六言七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某些人和事的独特看法。 首先,诗中提到了“古调不同俗调”,这表明作者对古人的看法与世俗不同,表现出一种独立不屈的精神。这种态度在古代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独立思考的追求。 其次,“后儒多异先儒”则表达了对学术传统的批判和反思。作者认为后来的学者对先前的学者存在误解或误判,这可能源于不同的学术背景、理解方式或者价值观念。这种批判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观点。 最后,“美蔡中郎幼妇”和“呵郑司农老奴”则是作者对特定人物或事件的评论。蔡中郎和郑司农都是古代的学者或官员,他们的行为或言论可能引起了作者的赞赏或批评。作者用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对他们的看法,语气强烈,态度鲜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某些人和事的独特看法,体现了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我们保持开放、多元和包容的态度,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观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调不同俗调,后儒多异先儒。
美蔡中郎幼妇,呵郑司农老奴。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先儒

    读音:xiān rú

    繁体字:先儒

    意思: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先儒所传,皆不其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

  • 不同

    读音:bù tóng

    繁体字:不衕

    短语:莫衷一是 二 言人人殊 殊 各别 差 见仁见智 不可同日而语 歧 异

    英语:different

    意思:
     1.

  • 古调

    读音:gǔ diào

    繁体字:古調

    意思:(古调,古调)

     1.古代的乐调。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隋氏取汉以来乐器、歌章、古调

  • 俗调

    读音:sú diào

    繁体字:俗調

    意思:(俗调,俗调)

     1.平庸鄙俗的情调。
      ▶晋·陶潜《答庞参军》诗:“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一二俗调,不能为全集疵

  • 后儒

    读音:hòu rú

    繁体字:後儒

    意思:(后儒,后儒)
    后世的儒者。亦以指二程·朱子。
      ▶明·王守仁《答陆原静书》:“但后儒之所谓着察者,亦是狃于闻见之狭,蔽于沿习之非。”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