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日者传答俞生》 同与休沐下,访卜长安市。

同与休沐下,访卜长安市。

意思:同与休假下,访问长安的市。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读日者传答俞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宋忠为大夫,贾谊为博士。同与休沐下,访卜长安市。》,它是一首对两位历史人物——宋忠和贾谊的赞扬和思考。 首段描绘了宋忠和贾谊在休息日一同前往长安市占卜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他们共同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敬仰。 二、三段中,诗人对两人的才能和品格进行了评价。他认为宋忠和贾谊在学问上各有千秋,但相比之下,宋忠更胜一筹。他称赞宋忠读书勤奋,而且他的人格魅力也令人敬佩。 四、五段中,诗人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他指出,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富贵荣华是人生的目标,但实际上,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在自然之中寻找,比如在泉石之间、松风之中寻找。 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宋忠和贾谊的形象,传达了对知识、真理和自然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精神的诗歌,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宋忠为大夫,贾谊为博士。
同与休沐下,访卜长安市。
吾不如二人,读书无举跬。
借曰当乘肥,乘肥非我指。
唯思泉石间,坐卧松风美。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长安

    读音:cháng ān

    繁体字:長安

    英语:chang-an

    意思:(长安,长安)

     1.古都城名。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

  • 同与

    读音:tóng yǔ

    繁体字:衕與

    意思:(同与,同与)
    同类。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若谈夫子孟轲之文章,以浇光风霁月之胸次,则民吾同胞,物吾同与也。”

    解释:1.

  • 休沐

    读音:xiū mù

    繁体字:休沐

    意思:休息洗沐,犹休假。
      ▶《汉书•霍光传》:“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宝光寺》:“京邑士子,至于良辰美日,休沐告归,徵友命朋,来游此寺。

  • 下访

    读音:xià fǎng

    繁体字:下訪

    意思:(下访,下访)
    谦词。称人来访。
      ▶元·曾瑞《哨遍•村居》套曲:“樵夫叉了柴,渔翁扳了罾,故来下访相钦敬。”

    解释:1.谦词。称人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