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楚妃叹五首》 徘徊踏碎银蟾影,谁念从来不耐寒。

徘徊踏碎银蟾影,谁念从来不耐寒。

意思:徘徊在踏碎银铜影,谁想到从来不耐寒。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楚妃叹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明月高挂,人儿在闺房中徘徊不定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思念。 首句“宝靥香销翠幄宽”通过描绘闺房中宝靥香散、翠帐宽松的景象,暗示了主人公的落寞与空虚。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寂静,还透露出人物内心的孤独。 次句“更深明月上阑干”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明月高挂,照亮了阑干,也照亮了主人公的内心。这句诗通过明月这一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怀念。 接着,“徘徊踏碎银蟾影”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在闺房中徘徊不定的情态。银蟾影被踏碎,形象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焦躁与不安。 最后,“谁念从来不耐寒”一句,以问句作结,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无助与哀怨。这里的“不耐寒”既指身体上的寒冷,也暗指内心的孤寂与冷漠。 整首诗意境凄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绘和人物情态的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宝靥香销翠幄宽,更深明月上阑干。
徘徊踏碎银蟾影,谁念从来不耐寒。

关键词解释

  • 碎银

    读音:suì yín

    繁体字:碎銀

    意思:(碎银,碎银)
    散碎的银子,份量多少不一。与成绽的份量为整数的银子相对。
      ▶明·高明《琵琶记•拐儿绐误》:“一面取纸笔,待我写家书,就附与他去,可取些金珠碎银过来。”

  • 耐寒

    读音:nài hán

    繁体字:耐寒

    英语:cold resistance

    意思:经得起寒冷。
      ▶《西京杂记》卷一:“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
      ▶唐·杜甫《人日》诗之二:“樽前

  • 徘徊

    读音:pái huái

    繁体字:徘徊

    短语:犹豫不决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游移 举棋不定 动摇 踌躇不前 优柔寡断 犹疑 瞻前顾后

    英语:linger

    意思:<

  • 银蟾

    读音:yín chán

    繁体字:銀蟾

    意思:(银蟾,银蟾)
    月亮的别称。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唐·白居易《中秋月》诗:“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摺:“正天淡云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