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欲再携樽酒去,柴门应复许人敲。
意思:剩下要再次带着酒去,柴门应该再许人敲。
出自作者[宋]邓深的《又次韵答克修》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乡村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
首句“前回藜杖绕芳郊”,诗人拄着藜杖,绕过芳香的郊野,这似乎是一个轻松而悠闲的画面,展现出诗人的闲适和优雅。
“底处梅花出好梢”一句,诗人描绘了梅花从枝头伸出美丽的枝条,这不仅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机。
“野彴低枫盈尺水”描绘了低枫和盈尺之水构成的宁静画面,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
“竹篱深护数家茅”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特色,竹篱笆保护着几户人家的茅屋,给人一种淳朴和温馨的感觉。
“春风桃李成生客”一句,诗人将春风和桃李比喻为客人,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欢迎和接纳。
“腊雪松筠是故交”一句,诗人将松筠(即松树)比喻为故交,表达了对坚韧不拔、永恒不变的品质的赞美。
最后两句,“剩欲再携樽酒去,柴门应复许人敲。”诗人表达了他想要再次带着酒去乡村,而柴门也愿意再次允许人们敲门。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乡村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和对淳朴、温馨的乡村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