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苦热中寄舒员外》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

意思:怎么能清瘦弱的人,新秋晚上睡在一起。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苦热中寄舒员外》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厌倦和渴望清静、高雅的心境。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的宁静和深远。 以下是对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何堪日衰病,复此时炎燠”,诗人以自身的衰病和炎热的天气作对比,表达了生活中的困苦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颔联“厌对俗杯盘,倦听凡丝竹”,这里运用了意象的手法,通过“俗杯盘”和“凡丝竹”来表现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清静、高雅生活的向往。 颈联“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这两句诗中的“藤床”、“晚雪”、“角枕”和“寒玉”,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宁静和深远。 尾联“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非君固不可,何夕枉高躅?”,这里诗人以期望与清瘦之人为伴,共度新秋之夜,表达了对清静、高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向往清静、高雅的心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宁静和深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堪日衰病,复此时炎燠。
厌对俗杯盘,倦听凡丝竹。
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
非君固不可,何夕枉高躅?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安得

    读音:ān dé

    繁体字:安得

    详细释义:1.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文选?宋玉?风赋:『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文选?刘邦?杂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

  • 同宿

    引用解释

    一处住宿,一同住宿。《晋书·孝友传·桑虞》:“﹝ 桑虞 ﹞尝行,寄宿逆旅,同宿客失脯,疑 虞 为盗。” 唐 白居易 《司马厅独宿》诗:“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 任道元 其日与 梁鯤 同宿斋舍。” 清 李渔 《慎鸾交·拒托》:“到那一晚,若肯拉他同宿,他除嫖金之外,还要重重相酧。”

    谓同一星

  • 清瘦

    读音:qīng shòu

    繁体字:清瘦

    英语:meager

    意思:
     1.瘦的婉辞。谓消瘦。
      ▶五代·钟辐《卜算子慢》词:“写别来,容颜寄与,使知人清瘦。”
      ▶宋·苏轼《次

  • 秋夜

    读音:qiū yè

    词语解释

    ⒈  散文。鲁迅作。1924年发表。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描写作者后院里的两棵枣树以及鬼fc77眼的夜空。以秋天的夜空象征黑暗的现实,而枣树则是敢于斗争的勇士。作品意境深邃,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意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