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意思:物华都可以玩,花蕊四季芳香。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是一首描绘夏日宁静、凉爽的诗,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首联“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诗人描绘了竹林茂密、藤蔓延伸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竹林深笋穊,象征着夏日的生机勃勃,而藤架引梢长则描绘了藤蔓的延伸,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这两句诗将夏日的特点和环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的夏日世界。 颔联“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生机和忙碌。燕子在寻找筑巢的地方,蜜蜂则在花丛中忙碌地采蜜,这些都是夏日里常见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夏日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颈联“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则是对夏日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里的“物华”指的是自然界的万物,而“花蕊四时芳”则表达了夏日的丰富和多彩。诗人认为,夏日的万物都是值得欣赏和玩味的,无论是花还是果实,无论是草还是树,都是夏日里最美的景色。 整首诗以夏日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诗中充满了宁静、清凉、生机和美丽,让人感受到夏日的美好和宁静。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生活的美好。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表达清晰,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竹林、藤蔓、燕子、蜜蜂等自然景象,也有花蕊、果实等自然产物,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夏日的美好画卷。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四季更替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物华

    读音:wù huá

    繁体字:物華

    意思:(物华,物华)

     1.自然景物。
      ▶南朝·梁·柳恽《赠吴均》诗之一:“离念已郁陶,物华复如此。”
      ▶唐·杜甫《曲江陪郑南史饮》诗:“自知白髮非春事,且尽

  • 四时

    读音:sì shí

    繁体字:四時

    英语:the four seasons; four o\'clock

    意思:(四时,四时)

     1.四季。
      ▶《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 花蕊

    引用解释

    亦作“ 花蘂 ”。 1.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统称。 南朝 梁 何思澄 《奉和湘东王教班婕妤》:“虚殿帘帷静,闲阶花蕊香。” 唐 孟浩然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诗:“物华皆可翫,花蘂四时芳。” 唐 李商隐 《春日》诗:“蝶衔花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2.含苞未放的花,花蕾。 唐 杜甫 《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诗:“鬢毛垂领

  • 时芳

    读音:shí fāng

    繁体字:時芳

    意思:(时芳,时芳)
    指应季节而开放的花卉。
      ▶唐·沈佺期《览镜》诗:“时芳固相夺,俗态岂恒坚。”
      ▶唐·韦应物《叹杨花》诗:“人意有悲欢,时芳独如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