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先牌》 挂壁疑何用,辞家不可无。

挂壁疑何用,辞家不可无。

意思:挂壁怀疑有什么用,辞家不可没。

出自作者[宋]叶绍翁的《咏先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相随万里途,汝岂被名驱》是一首描绘长途旅行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相随万里途,汝岂被名驱”,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艰难。诗句中的“相随”和“万里途”形象地描绘了旅行的漫长和辛苦,而“汝”则表达了诗人对随行者的关心和思念。而“被名驱”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真实追求。 颔联“挂壁疑何用,辞家不可无”,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挂壁”可能是指旅行者的行囊,而“疑何用”则表达了旅行者在长途跋涉中对行囊的疑惑和困惑,因为行囊是否真的有用,取决于旅途的艰辛程度和目的地的情况。而“辞家不可无”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即使行囊再重,也不能忘记家乡。 颈联“店翁先酒扫,津吏认称呼”,描绘了旅途中的生活场景,表现了旅途生活的艰辛和人情味。这里的“店翁”和“津吏”都是旅途中的常见人物,他们为旅行者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和服务。而“先酒扫”和“认称呼”则表现了他们的热情和礼貌,体现了旅途中的人情味。 尾联“举子无钱刻,惟将□纸糊”,诗人以幽默诙谐的语气表达了对旅途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这里的“举子”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因为他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由于没有钱刻印书籍,只能用纸糊成书的样子来学习,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真实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人情的温暖,具有一定的生活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相随万里途,汝岂被名驱。
挂壁疑何用,辞家不可无。
店翁先酒扫,津吏认称呼。
举子无钱刻,惟将纸糊。
作者介绍 叶绍翁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关键词解释

  • 挂壁

    读音:guà bì

    繁体字:掛壁

    意思:挂于壁上。比喻搁置不用。
      ▶《北齐书•文苑传•樊逊》:“诏书挂壁,有善而莫遵;姦吏到门,无求而不可。”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至如汉代《公羊》,擅名三传,晋年《

  • 何用

    读音:hé yòng

    繁体字:何用

    意思:
     1.为什么。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孔颖达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
      ▶《谷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绝之也。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