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粉点和酥凝。
意思:玉台粉点和酥凝。
出自作者[宋]毛滂的《踏莎行·映竹幽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花卉,特别是梅花和月季的诗。让我们来详细地赏析一下这首诗。
首先,诗的开头,“映竹幽妍,临池娟靓。”这两句描绘了梅花的生长环境,映照在竹林中的梅花显得幽雅而美丽,而靠近池塘的月季也显得优美动人。这里的“幽妍”和“娟靓”都是形容梅花和月季的美,而“映竹”和“临池”则进一步描绘了它们所处的环境,增加了诗的意境。
“芳苞先暖香初娠。”这里用“芳苞”来形容梅花的花苞,用“暖香”来形容梅花的香气,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梅花的初春之景。
“南枝微弄雪精神,东君早寄春音信。”这两句描绘了梅花在初春时的状态,南边的枝条上虽然还有残雪,但已经可以感觉到春天的气息。这里的“微弄雪精神”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仍带有生机,而“东君早寄春音信”则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
“奔月仙标,乘烟远韵。”这两句则描绘了月季的品质,如同奔月的神仙一般,月季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令人心旷神怡。
“玉台粉点和酥凝。”这里用“玉台粉点”形容月季的花朵,用“酥凝”形容梅花的质感,形象生动。
最后,“从来清瘦可禁寒,为谁早把霞衣褪。”这两句是对梅花的进一步赞美,梅花清瘦但坚韧,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中也能生存,它提前脱去霞衣,是为了谁呢?这里的“清瘦可禁寒”是对梅花特性的进一步描绘,而“为谁早把霞衣褪”则表达了对梅花奉献精神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和月季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和生命的赞美。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比喻,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远。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梅花和月季坚韧、奉献精神的赞美,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相关句子
- 从此玉台前。-- 出自《菩萨蛮·夜来花底莺饶舌》作者:[宋]程垓
- 玉台挂秋月。-- 出自《江神子慢/江城子慢》作者:[宋]田为
- 西登玉台。-- 出自《飞龙篇》作者:[魏晋]曹植
- 宝镜玉台光。-- 出自《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宋]无名氏
- 祥景照玉台。-- 出自《中兴歌》作者:[南北朝]鲍照
- 玉台生网丝。-- 出自《杂体诗 张司空华离情》作者:[南北朝]江淹
- 发藻玉台下。-- 出自《塘上行》作者:[魏晋]陆机
- 临风咏玉台。-- 出自《次韵张伯子饷柑》作者:[宋]崔敦礼
- 松学妙龄施粉点,鹤迷归路认莲船。-- 出自《和子思弟韵寿母》作者:[宋]许月卿
- 断魂凝伫。-- 出自《卓牌儿/卓牌子》作者:[宋]万俟咏
- 凝烟水。-- 出自《蓦山溪·江南春信》作者:[宋]周纯
- 凝愁苦。-- 出自《六州歌头·秦亡草昧》作者:[宋]刘潜
- 歌尘凝扇。-- 出自《瑞鹤仙·晴丝牵绪乱》作者:[宋]吴文英
- 清香凝夜宴。-- 出自《菩萨蛮·玉童西迓浮丘伯》作者:[宋]苏轼
- 积雪凝苍翠。-- 出自《赠从弟司库员外絿》作者:[唐]王维
- 凝清夜。-- 出自《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作者:[南北朝]沈约
- 凝冰泮。-- 出自《齐雩祭歌 青帝 一》作者:[南北朝]谢朓
- 凝居中县。-- 出自《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 二》作者:[南北朝]谢朓
- 仙姿凝远。-- 出自《减字木兰花·仙姿凝远》作者:[宋]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