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闻居人喊虎》 猛虎岂云猛,潜藏何天昏。

猛虎岂云猛,潜藏何天昏。

意思:猛虎怎么说猛,潜藏在哪天晚上。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夜闻居人喊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猛虎岂云猛,潜藏何天昏。
行行出丛薄,稍稍入孤村。
孤村何所利,所利犬与{左犭右屯}。
谁知仁者勇,去恶义自敦。》是一首描绘猛虎的诗,通过对猛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仁者勇气的赞美和对邪恶的憎恶。 首先,诗中描绘了猛虎的形象,“猛虎岂云猛,潜藏何天昏”,猛虎虽然外表凶猛,但实际上是在隐藏自己,躲避天昏地暗的环境。这表达了诗人对猛虎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暗示了邪恶势力的可怖和猛虎的无奈。 接着,“行行出丛薄,稍稍入孤村”,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猛虎行动的场景,它一步步走出丛林,悄悄地进入孤立的村庄。这里的“行行”、“稍稍”等词,表现了猛虎的谨慎和机警,同时也暗示了猛虎在村庄周围徘徊,寻找机会猎取食物。 “孤村何所利,所利犬与{左犭右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村庄的关注和思考,他发现村庄所依赖的是狗和{左犭右屯}(一种野兽)等动物的保护。这里暗示了村庄的生存环境恶劣,需要依靠动物的保护才能生存下去。 最后,“谁知仁者勇,去恶义自敦。”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仁者勇气的赞美和对邪恶势力的憎恶。他认为只有仁者才有勇气去消灭邪恶势力,只有正义才是真正的力量。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和信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猛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仁者勇气的赞美和对邪恶势力的憎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和信仰。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猛虎岂云猛,潜藏何天昏。
行行出丛薄,稍稍入孤村。
孤村何所利,所利犬与{左犭右屯}。
谁知仁者勇,去恶义自敦。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猛虎

    读音:měng hǔ

    繁体字:猛虎

    英语:fierce tiger

    详细释义:凶猛的老虎。晋?陆机?猛虎行:『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

  • 潜藏

    读音:qián cáng

    繁体字:潛藏

    短语:隐蔽 匿 影 藏匿 隐伏 伏 隐没 埋伏 逃匿 匿迹 掩蔽 藏 躲

    英语:hide

    意思:(潜藏,潜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