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赋得边城角》 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

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

意思:战马头都举,征召人手都垂。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赋得边城角》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疆战士的诗,展现出他们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首联“边角两三枝,霜天陇上儿”,以边疆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出了战士们坚毅顽强的形象。他们在严寒的霜天中,屹立在陇上,如同边角上的两三枝松柏,不畏风霜,坚守阵地。 颔联“望乡相并立,向月一时吹”,通过战士们的动作和神态,展现了他们内心的思乡之情。他们并肩而立,望向远方的家乡,心中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而月亮则是他们倾诉思念的对象,一同吹响号角,向月亮传达内心的情感。 颈联“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以生动的描绘表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斗志昂扬。战马昂首挺胸,征人们手握兵器,蓄势待发,展现出一种威武雄壮的气势,仿佛随时准备冲向敌阵。 尾联“呜呜三奏罢,城上展旌旗”,通过号角的声音和旌旗的飘扬,进一步烘托出了战士们的英勇气势和斗志。号角的呜呜之声回荡在边疆之上,旌旗在城头上高高飘扬,展示着战士们的胜利和荣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疆战士们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让人感受到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边角两三枝,霜天陇上儿。
望乡相并立,向月一时吹。
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
呜呜三奏罢,城上展旌旗。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战马

    读音:zhàn mǎ

    繁体字:戰馬

    短语:野马 辕马 始祖马 军马 驮马 斑马 脱缰之马 角马 黑马 铁马

    英语:steed

    意思:(战马,战马)
    通过

  • 人手

    读音:rén shǒu

    繁体字:人手

    短语:食指 口 人口 人员

    英语:manpower

    意思:
     1.他人之手。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