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意思:朱绂遗留尘境,青山谒佛座。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是一首描绘佛教寺庙的优美诗篇。它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建筑和宗教仪式,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人描述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朱绂遗尘境”暗示寺庙远离尘嚣,处于清净之地。“青山谒梵筵”则描绘了诗人前往寺庙参拜的情景,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和敬意。 接着,诗人对寺庙的建筑进行了生动的描绘。“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寺庙的入口和引导人们走向觉醒的道路,如同用宝筏渡过茫茫迷雾,引导人们走向真理。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两句,则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树木环绕着飞拱,岩花覆盖着山谷和泉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在描述寺庙的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同时,诗人也赞美了寺庙中的佛塔和钟声。“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佛塔在月光下的美丽,而“钟声万壑连”则表达了钟声在山谷中回荡的美妙。 诗人在描述寺庙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香气三天下”表达了佛教的香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则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祝愿。 最后,“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两句,描绘了寺庙中宁静祥和的气氛,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领悟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佛教的神秘和美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朱绂

    读音:zhū fú

    繁体字:朱紱

    意思:(朱绂,朱绂)

     1.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
      ▶《易•困》:“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程颐传:“朱绂,王者之服,蔽膝

  • 遗尘

    读音:yí chén

    繁体字:遺塵

    意思:(遗尘,遗尘)

     1.指前人行动所留的痕迹。
      ▶《后汉书•党锢传序》:“盖前哲之遗尘,有足求者。”
      ▶晋·左思《魏都赋》:“且魏地者,毕昴之所应,虞·

  • 梵筵

    读音:fàn yán

    繁体字:梵筵

    意思:做佛事的道场。
      ▶南朝·梁·沈约《栖禅精舍铭》:“往辞妙幄,今承梵筵。”
      ▶唐·陈子昂《夏日游晖上人房》诗:“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明·唐顺之《游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