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湘中纪行十首·湘妃庙》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

意思:荒庙古树黑暗,寂静这江边。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湘中纪行十首·湘妃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荒祠古木、寂静江边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静谧、凄凉环境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首句“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描绘了荒祠和古木的景象,给人一种阴暗、冷清的感觉。诗人将荒祠置于古木丛中,更显其荒凉和寂静。同时,诗人也将江边设为背景,突出了荒祠的孤独和寂寥。 “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诗人借湘南雨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湘南雨是诗人想象中的场景,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而“知为何处云”,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迷茫和无奈。 “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描绘了荒祠周围的景象,苔痕和草色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而“珠履”和“罗裙”则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和环境,进一步突出了荒祠的凄凉和寂静。 “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闻”,表达了诗人对空山寂静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希望不要唱迎仙曲,以免打破这里的宁静和凄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荒祠古木、寂静江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静谧、凄凉环境的感慨。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细腻,通过意象和象征的手法,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既富有诗意又感人至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
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
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
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闻。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寂寂

    读音:jì jì

    繁体字:寂寂

    英语:still

    意思:
     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

  • 江濆

    读音:jiāng pēn

    繁体字:江濆

    意思:江岸。亦指沿江一带。
      ▶晋·陆云《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之四:“于时翻飞,虎啸江濆。”
      ▶唐·李白《赠僧崖公》诗:“虚舟不繫物,观化游江濆。”
      ▶明·唐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