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诗 分题龙门》 诗成待刻嶙峋上,迟子重来与细论。

诗成待刻嶙峋上,迟子重来与细论。

意思:诗成待刻嶙峋上,迟子重来与细论。

出自作者[明]沈明远的《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诗 分题龙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山川之壮美和神秘,通过描绘山峰、石径、云海、鸟兽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情感。 首联“峭拔终同禹凿存,折盘双磴竦云根”,诗人用“峭拔”形容山峰的峻峭挺拔,如同大禹开凿的痕迹;而“双磴”则描绘了山路盘旋、高耸入云的石阶。这两句诗以山峰和石径为切入点,引出对云海的描绘。 颔联“青天鸟没仙人掌,黑骨龙归箭栝门”,诗人用“鸟没”形容仙人掌的高耸入云,用“黑骨龙归”描绘龙归之地箭栝门的神秘。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氛围。 颈联“寒落云泉摇暝影,晴开石镜见秋痕”,诗人用“寒落”形容云泉的清冷,用“石镜”比喻清澈明亮的石头湖泊,展现了山川的清幽和秋天的美丽。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象与时间、季节相结合,使诗歌更加丰富多元。 尾联“诗成待刻嶙峋上,迟子重来与细论”,诗人表达了期待自己的诗作能够被刻在山石上,并期待再次与友人一同前来细赏山川美景的愿望。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时间、季节相结合,使诗歌更加丰富多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峭拔终同禹凿存,折盘双磴竦云根。
青天鸟没仙人掌,黑骨龙归箭栝门。
寒落云泉摇暝影,晴开石镜见秋痕。
诗成待刻嶙峋上,迟子重来与细论。

关键词解释

  • 嶙峋

    读音:lín xún

    繁体字:嶙峋

    短语:嶙峋

    英语:bony

    意思:
     1.形容沟壑、山崖、建筑物等重叠幽深。
      ▶唐·韩愈《送惠师》诗:“遂登天台望,众壑皆

  • 细论

    读音:xì lùn

    繁体字:細論

    意思:(细论,细论)
    详论。
      ▶宋·范成大《谒南岳》诗:“奇事不胜纪,重游当细论。”

    解释:1.详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