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会二同年》 一樽聊接故人欢,百岁堪嗟鬓渐残。

一樽聊接故人欢,百岁堪嗟鬓渐残。

意思:一樽聊接朋友欢乐,百年堪嗟鬓渐渐残。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会二同年》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樽聊接故人欢,百岁堪嗟鬓渐残。莫见白云容易爱,照湖澄碧四明寒》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的诗。 首句“一樽聊接故人欢,百岁堪嗟鬓渐残。”表达了诗人与老朋友把酒言欢,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人用“一樽”代表短暂的欢聚,“聊”字则表达了这种欢聚的难得与珍贵。然而,“百岁”暗示着生命的短暂,鬓角的“渐残”则直接描绘了时间的痕迹。 “莫见白云容易爱,照湖澄碧四明寒。”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告诫人们不要轻视身边的美好。白云在诗词中常代表自由、无拘无束,因此这里可能是在描绘一种理想或者追求。然而,诗人提醒我们,即使是最常见、最容易被忽视的美景,如湖面的澄碧,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环境下,也可能展现出令人震撼的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短暂的欢聚、人生的短暂以及身边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欣赏。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不要忽视生活中的美好。同时,它也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促使我们更加珍视每一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樽聊接故人欢,百岁堪嗟鬓渐残。
莫见白云容易爱,照湖澄碧四明寒。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百岁

    读音:bǎi suì

    繁体字:百歲

    英语:at the age of one hundred years old

    意思:(百岁,百岁)

     1.百年。指长时间。
      ▶《鹖冠子•近

  • 故人

    读音:gù rén

    繁体字:故人

    短语:老友 旧 老朋友

    英语:old friend

    意思:
     1.旧交;老友。
      ▶《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