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洗竹》 高节欲令人尽见,枉枝何惜手亲除。

高节欲令人尽见,枉枝何惜手亲除。

意思:高节要让别人都看到,弯曲枝条怎么珍惜亲手除掉。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洗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竹笋的生长,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品格的磨砺。 首联“去年春笋密相扶,洗去心图翠色疏。”描绘了去年春天竹笋密集生长的场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笋逐渐长高,心中的图景也渐渐稀疏。这一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 颔联“高节欲令人尽见,枉枝何惜手亲除。”诗人通过“高节”一词,赞扬了竹笋高尚的节操和品质。同时,诗人也表示,为了展现高节,不惜亲手除去枉枝,这一比喻表达了诗人为了彰显高尚品格,不惜去除心中的杂念和纷扰。 颈联“临川常可持为钓,待凤犹能饱有余。”诗人进一步以竹笋为喻,展现了人生的不同境遇。竹笋临川而生,常被人用作钓鱼的工具,而待凤则表达了竹笋为了迎接更高层次的挑战,不断积蓄力量。 尾联“须看月明风劲夜,寒声薄影满茅居。”诗人以月明风劲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竹笋在寒冷的环境中坚韧生长的场景。这一描绘不仅展现了竹笋的顽强生命力,也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坚守品格和信念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笋的生长,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品格的磨砺。诗人通过竹笋的形象,展现了高尚节操和坚韧生命力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感悟和坚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年春笋密相扶,洗去心图翠色疏。
高节欲令人尽见,枉枝何惜手亲除。
临川常可持为钓,待凤犹能饱有余。
须看月明风劲夜,寒声薄影满茅居。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节欲

    读音:jié yù

    繁体字:節欲

    意思:(节欲,节欲)
    亦作“节慾”。
     克制欲念;节制性欲。
      ▶《晏子春秋•问下七》:“景公问晏子曰:‘富民安众难乎?’晏子对曰:‘易•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行此两者而已

  • 令人

    读音:lìng rén

    繁体字:令人

    英语:reader

    意思:
     1.品德美好的人。
      ▶《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郑玄笺:“令,

  • 高节

    读音:gāo jié

    繁体字:高節

    意思:(高节,高节)

     1.高其节操,坚守高尚的节操。
      ▶《庄子•让王》:“若伯夷、叔齐者,其于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高节戾行,独乐其志,不事于世,此二士之节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