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望信道立竹林边》 修竹林边烟过迟,幅巾藜杖立疏篱。

修竹林边烟过迟,幅巾藜杖立疏篱。

意思:修竹林边和过慢,幅巾藜杖立疏篱。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晚望信道立竹林边》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修竹林边烟过迟,幅巾藜杖立疏篱。恨无顾陆同携手,写取孙郎觅句诗》。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修竹林边烟过迟,幅巾藜杖立疏篱”,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修竹林边的烟雾缓缓升起,仿佛在诉说着一种静谧和悠然。诗人以淡然的态度,身着简单的服饰,手持藜杖,独立在疏篱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 接下来的两句“恨无顾陆同携手,写取孙郎觅句诗”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向往。他遗憾无法与顾陆这样的杰出人物一同携手,表达出对他们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孙郎觅句诗的向往,这可能是指孙郎的诗作中所蕴含的诗意和韵味,或者是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修竹林边、疏篱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杰出人物的敬仰和向往,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人格魅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具体解读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词: 1. “修竹林边烟过迟”:这句诗描绘了修竹林边的景象,修竹林是文人雅士们吟咏的对象,烟过迟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2. “幅巾藜杖立疏篱”: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形象,幅巾藜杖代表了诗人淡然超脱的态度,疏篱旁独立则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3. “恨无顾陆同携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杰出人物的敬仰和向往之情,顾陆是东晋画家,他们的才华和品格备受后人敬仰。 4. “写取孙郎觅句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可能是指孙郎的诗作中所蕴含的诗意和韵味,也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创作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作品,通过描绘修竹林边、疏篱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杰出人物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人格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修竹林边烟过迟,幅巾藜杖立疏篱。
恨无顾陆同携手,写取孙郎觅句诗。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修竹

    读音:xiū zhú

    繁体字:修竹

    英语:tall bamboos

    意思:(参见脩竹)
    长长的竹子。
      ▶《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刘孝标注引晋·王羲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