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少年行》 ⑧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

⑧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

意思:⑧乘船衡国变化,意志鼓动百姓。

出自作者[近代]蔡和森的《少年行》

全文创作背景

蔡和森的《少年行》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1918年,中国正处在动荡的时期,各种思潮激荡,民族危机深重。蔡和森作为一名热血青年,深感国家的危难和民族的苦难,因此他决定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壮志豪情。 此外,蔡和森还受到了一些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提倡民主、科学、自由等理念,这些思想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之中。 综上所述,《少年行》的创作背景是蔡和森身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以及他个人的思想、情感和经历的综合体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②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
③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
④从师万里外,访友人文渊。
⑤,。
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
⑥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
⑦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
⑧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
⑨潭州蔚人望,洞庭证源泉。
作者介绍 秦嘉简介
蔡和森(1895—1931),字润寰,号泽膺,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蔡和森同志是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

1895年3月,蔡和森出生于上海,后随母亲回到家乡湖南双峰。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10月,蔡和森从法国归来,在中共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参与中央领导工作。并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随后又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1年,蔡和森在组织广州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被捕,牺牲在广州军政监狱,终年36岁。

2009年9月14日,蔡和森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凭舟

    读音:píng zhōu

    繁体字:憑舟

    意思:(凭舟,凭舟)
    乘舟;操舟。
      ▶晋·陶潜《闲情赋》:“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南朝·梁·王僧孺《武帝祭禹庙文》:“凭舟靡惧,义存拯物。”

  • 黎元

    读音:lí yuán

    繁体字:黎元

    英语:the common people

    意思:亦作“黎玄”。
     即黎民。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变救》:“救之者,省宫室,去雕文,举孝弟,恤

  • 意志

    读音:yì zhì

    繁体字:意誌

    英语:will

    意思: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常以语言或行动表现出来。
      ▶《商君书•定分》:“夫微妙意志之言,上知之所难也。”
      ▶晋·葛

  • 变意

    读音:biàn yì

    繁体字:變意

    意思:(变意,变意)
    天象变异的含义。指灾异给人的启示。
      ▶《汉书•成帝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其各悉心,惟思变意,明以经对,无有所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