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 长路出雷泽,浮云归孟诸。

长路出雷泽,浮云归孟诸。

意思:漫长的道路在雷泽,浮云回孟诸。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地方官吏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天官苍生对这位地方官吏的期待和敬仰,他出入于承明庐,表现出高尚的品格和威严的气度。接着,诗中描绘了这位官员的谦逊和感恩之情,他感激皇上的信任和重用,同时也感激良将的推荐和支持。 在诗中,作者也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他称赞他是一位良将和贤相,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信任和期待,相信他能够为地方带来繁荣和安定。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他希望有机会与这位官员一起探讨学问和人生哲学,成为一位隐居的高人。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表达了对一位地方官吏的敬仰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和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官苍生望,出入承明庐。
肃肃领旧藩,皇皇降玺书。
茂宰多感激,良将复吹嘘。
永怀一言合,谁谓千里疏。
对酒忽命驾,兹情何起予。
炎天昼如火,极目无行车。
长路出雷泽,浮云归孟诸。
魏郡十万家,歌钟喧里闾。
传道贤君至,闭关常晏如。
君将挹高论,定是问樵渔。
今日逢明圣,吾为陶隐居。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长路

    读音:cháng lù

    繁体字:長路

    意思:(长路,长路)
    远路。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唯念离别苦,努力登长路。”
      ▶

  • 雷泽

    读音:léi zé

    繁体字:雷澤

    意思:(雷泽,雷泽)

     1.古泽名。本名雷夏泽。在河南省·范县东南接山东省·菏泽市界。传说舜帝曾在此捕鱼。
      ▶《管子•版法》:“舜耕歷山,陶河滨,渔雷泽,不取其利,以教百

  • 浮云

    读音:fú yún

    繁体字:浮雲

    短语:低云 乌云

    英语:cloud rack

    意思:(浮云,浮云)

     1.飘动的云。
      ▶《楚辞•九辩》:“块独守

  • 云归

    读音:yún guī

    繁体字:雲歸

    意思:(云归,云归)
    乘云归去。谓仙逝。
      ▶宋·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解释:1.乘云归去。谓仙逝

  • 孟诸

    读音:mèng zhū

    繁体字:孟諸

    意思:(孟诸,孟诸)
    亦作“孟猪”。亦作“孟潴”。
     古泽薮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
      ▶《书•禹贡》:“导菏泽,被孟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