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月下孤臣泪,才过三声不忍闻。
                        
                         
                            
意思:遥知月光下我泪,刚过三声不忍心听。
 
                        
                        
                        
                        出自作者[明]许邦才的《送谢中丞归射洪》                        
                        
                                                
                        
                            
全文赏析
                        这首诗《巫峡江陵一水分,猿声两岸夜成群。遥知月下孤臣泪,才过三声不忍闻》是一首描绘巫峡美丽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孤臣泪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巫峡江陵一水分”描绘了巫峡的地理特征,江水在此分为两支,两岸猿声此起彼伏,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次句“猿声两岸夜成群”则进一步描绘了夜色中的猿声,它们在两岸形成一片,如同一首凄美的夜曲,引人深思。
第三句“遥知月下孤臣泪”是诗人的想象之词,通过想象月下孤臣的泪水,表达了对孤臣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这里的“孤臣”可以理解为诗人自身,也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处时代的孤寂之人。
最后一句“才过三声不忍闻”是对前一句的呼应,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听到猿声三声后不忍再听,表达了对凄美之音的敏感和对现实的无奈。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巫峡的美丽景色和表达对孤臣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这首诗也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