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路梅花》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意思:传说山下几株梅花,免不了车帷暂时一开。

出自作者[宋]冯山的《山路梅花》

全文赏析

这首七律是王安石写在知常州时的作品。作者晚年罢相隐居之后,诗歌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政治题材减少了,写湖光山色的小诗多了,壮年时代的豪放雄奇的风格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清空精绝、雅丽低回。这个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则更为成熟了,有一唱三叹之感。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诗,全诗以“传闻”发端,先声夺人,透露出诗人惊喜的心情,而这种心情与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政治理想有关。王安石早年即以天下为己任,推行新法以图富国强兵。后来由于变法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遭到了强烈反对,他自己也被迫辞去相位,闲居江宁半山堂。如今听说在钟山脚下发现了梅花,不禁喜出望外,想去一睹为快。从“不免”、“试向”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诗人渴望赏梅的急切心情。他下车步行穿过野路,来到钟山脚下,在幽静的山林里,忽然发现了似锦的梅花枝头缀着的几朵梅花。他禁不住那一派沁人心脾的清香的吸引,亲手折下了几支。此时仿佛有一股春意袭来,使他感到欣喜无比。 首联写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盼望;颔联承接首联的意思,突出诗人对梅花的怜爱之情;颈联写作者对眼前景物的留恋;尾联写作者由眼前的景物生发出联想,抒发自己怀才不遇、远离江南的感慨。全诗色彩淡雅,情趣深婉,意境清新。 这首诗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所谓比兴手法指的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主观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诗歌创作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比如这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既是写梅花又是在写人。作者用梅花比喻那些像梅花一样高洁的文人墨客,他们虽然不像雪花那样洁白晶莹,却有着含蓄不尽的馨香。整首诗表面上是写梅花,实际上是在赞美像梅花一样高洁的人。王安石正是借对梅花的喜爱来表达自己的品格和情操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关键词解释

  • 不免

    读音:bù miǎn

    繁体字:不免

    短语:在所难免

    英语:unavoidable

    意思:
     1.不能免除;不免除。
      ▶《国语•晋语八》:“阳子行廉直于晋国,不

  • 传闻

    读音:chuán wén

    繁体字:傳聞

    短语:道听途说 小道消息 据称

    英语:rumor

    意思:(传闻,传闻)
    非亲见亲闻,而出自他人的转述。亦指所传闻的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