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罢中书舍人》 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意思:尺寸受光酬未得到,不停更准备找什么官。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初罢中书舍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仕途无路,怀才不遇,愤慨不平的心情的真实写照。 首联“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作者开始自责,对于自己担任清贵之职的官职感到惭愧,同时也抱有愚忠之心,害怕白白地吃饭而不做事。这是作者对自己过去从政的反思和内心的自责。 颔联“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这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期望,希望君臣之间能够相互献替,国家能够繁荣昌盛,这样就可以让作者这样的官员的妻子和孩子免于饥寒。这是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和对自身生活的忧虑。 颈联“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这一联是作者对自己性格和命运的反思和感叹。作者认识到自己性格疏懒,不适合承受过久的恩宠,而命运又不好,更不知道自己能否帮助国家解决问题。这是作者对自己性格和命运的深刻反思。 尾联“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这一联是作者对自己未能回报国家恩宠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仕途的迷茫和追求。尽管如此,作者仍然不放弃寻找新的官职,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回报国家的机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无尽忧虑和迷茫,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反映了作者的真实心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
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
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
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分寸

    读音:fēn cùn

    繁体字:分寸

    短语:薄 一线 细微 轻 微小 菲薄

    英语:(n) the limits of proper speech or action

    意思:

  • 不休

    读音:bù xiū

    繁体字:不休

    短语:无休止 绵绵 络绎不绝 连发 缕缕 连 迭起 相接 随地 不已 娓娓 连连 相连 穿梭 不迭 无间 无穷的 持续

    英语:endlessly

  • 宠光

    读音:chǒng guāng

    繁体字:寵光

    意思:(宠光,宠光)

     1.谓恩宠光耀。
      ▶《左传•昭公十二年》:“夏,宋·华定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
      ▶昭子曰:‘必

  • 得不

    读音:dé bù

    繁体字:得不

    意思:能不;岂不。
      ▶《史记•秦本纪》“伐南山大梓”司马贞索隐引《录异传》:“秦若使人被髮,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志忠晚乃谬计耳,其初立朝,得不为贤相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