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卢使君赴夔州》 铙管随旌旆,高秋远上巴。

铙管随旌旆,高秋远上巴。

意思:铙管随旗帜,高秋远上巴。

出自作者[唐]司空曙的《送卢使君赴夔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铙管随旌旆,高秋远上巴。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表达诗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感慨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中描绘了高秋时节,诗人率领队伍远赴巴地的壮丽景象。“铙管随旌旆”描绘出军队行进的威武气势,“高秋远上巴”则描绘了行进的路途之远和目的地之高。 接着,“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这两句描绘了巴地的自然景色,白浪在雾雨中连绵不断,青壁中断,露出水边的芦苇。这里既有秋雨绵绵,又有白波连绵,展现出巴地的自然风光。 “凭几双童静”描绘了当地居民的宁静生活,“登楼万井斜”则描绘了当地房屋错落有致的景象。这两句描绘了巴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关注。 最后,“政成知变俗,当应画轮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政治的看法。他认为如果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那么就应该改变当地的风俗习惯,使之更加文明。这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高秋时节巴地的壮丽景色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关注和对政治清明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铙管随旌旆,高秋远上巴。
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
凭几双童静,登楼万井斜。
政成知变俗,当应画轮车。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朝人(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或作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卢纶,钱起,韩翃。

关键词解释

  • 铙管

    读音:náo guǎn

    繁体字:鐃管

    意思:(铙管,铙管)
    鼓吹中的横笛。亦借指鼓吹曲。
      ▶南朝·梁元帝《和王僧辩从军行》:“山虚和铙管,水静泻楼船。”
      ▶南朝·梁简文帝《让鼓吹表》:“宽博为善,不饰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