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董侍郎山园》 平野水云际,画桥烟雨间。

平野水云际,画桥烟雨间。

意思:平野水云端,画桥烟雨之间。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题董侍郎山园》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行尽芙蓉径,寻秋扣竹关》是一首描绘秋日美景的诗,它以芙蓉径、竹关、高楼、木山、平野、水云、画桥、烟雨等元素,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秋日画卷。 首联“行尽芙蓉径,寻秋扣竹关”,诗人似乎是在引领读者走进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界,沿着芙蓉花径走尽,来到一片清幽之地,那就是竹关。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秋天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净和淡泊。 颔联“楼高纳万象,木落见群山”,高楼似乎接纳了所有的景象,这是对高楼的赞美,也是对诗人眼界的描绘。而随着树木的落叶,群山也渐渐显现出来,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诗人观察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描绘。 颈联“平野水云际,画桥烟雨间”,诗人笔下的平野似乎延伸到了水云相接的地方,画桥则矗立在烟雨之中。这一联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在烟雨中,画桥显得更加美丽,而平野则显得更加宽广。 尾联“红尘城下路,只隔一湖湾”,诗人将繁华的城市与眼前的湖光秋色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厌倦。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但他最终选择了回归自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高楼、平野、水云、画桥、烟雨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厌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尽芙蓉径,寻秋扣竹关。
楼高纳万象,木落见群山。
平野水云际,画桥烟雨间。
红尘城下路,只隔一湖湾。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水云

    引用解释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

  • 平野

    读音:píng yě

    繁体字:平野

    英语:champaign

    意思:平坦广阔的原野。语出汉·晁错《言兵事书》:“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
      ▶南朝·宋·鲍照《送盛侍郎饯候亭》诗:“

  • 烟雨

    解释

    烟雨 yānyǔ

    [misty rain]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烟雨空ň。——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