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曹太尉西征》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

意思:光秃秃前谁拒绝,堂堂他们自己倾。

出自作者[宋]石延年的《曹太尉西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英勇的将军的,这位将军在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两句“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表达了将军的仁爱和勇敢,即使在敌人强大时也不会畏惧,但国家的军队还需要继续战斗。 2. “独乘金厩马,都领铁林兵”,描绘了将军的威武形象,他独自骑着精良的战马,统领着铁林兵,展现出他的威严和力量。 3. “肃气关河暮,屯烟部落晴”,描绘了战争的场景,关河的空气肃杀,部落的烟尘晴朗,表现出战争的紧张和激烈。 4. “士喜击中鼓,虏疑闻后钲”,描述了士兵们士气高昂,击鼓进攻,敌人听到钲声开始疑虑,表现出战争的紧张和刺激。 5. “无私乃时雨,不杀是天声”,表达了将军的仁爱之心,他不会滥杀无辜,而是用仁义之声来感化敌人。 6.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将军的威武形象,就像一个光洁无瑕的人站在那里,无人能敌。 7. 最后几句描绘了战争胜利后的场景,寒冷的夜晚过去后,春天的宴会开始了,边疆的敌人归服,帝王的治国之道得以平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将军的形象和战争场景,表达了对这位英勇将军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担忧,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
独乘金厩马,都领铁林兵。
肃气关河暮,屯烟部落晴。
旗光秋烧合,甲色夜江横。
士喜击中鼓,虏疑闻后钲。
无私乃时雨,不杀是天声。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
寒逾博望塞,春宴隗嚣城。
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
公还如画像,为赞学班生。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石延年(994年~1041年),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

石延年早年屡试不中,宋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

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四日,石延年卒于京师开封,年四十八岁。石曼卿尤工诗,善书法,著有《石曼卿诗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濯濯

    读音:zhuó zhuó

    繁体字:濯濯

    短语:

    英语:bare

    意思:
     1.光明貌。
      ▶《诗•商颂•殷武》:“赫赫厥声,濯濯厥灵。”
      ▶郑玄笺

  • 堂堂

    读音:táng táng

    繁体字:堂堂

    英语:kinglike

    意思:
     1.形容盛大。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齐景公﹞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
      ▶《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