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阮郎归 吴门寄家书》 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

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

意思:蜀笺书字报平安,蜡烛花和泪弹。

出自作者[清]项鸿祚的《阮郎归 吴门寄家书》

全文创作背景

《阮郎归·吴门寄家书》是清朝词人项鸿祚的一首佳作,这首词创作于作者旅居吴门(今江苏苏州)之时,写给家人的书信中。项鸿祚在词中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背景离乡,漂泊在外的他,通过家书传递对亲人的牵挂和无尽的思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词中的情感真挚,动人心弦,展现了项鸿祚对家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阖闾城下漏声残,别愁千万端。
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
无一语,只加餐,病时须自宽。
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阑。
作者介绍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云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夜》),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风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风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兹意了生平”。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

关键词解释

  • 烛花

    读音:zhú huā

    繁体字:燭花

    英语:snuff

    意思:(烛花,烛花)
    亦作“烛华”。
     
     1.蜡烛的光焰。
      ▶南朝·梁元帝《对烛赋》:“烛烬落,烛华明。”

  • 平安

    读音:píng ān

    繁体字:平安

    短语:康乐 安静 安居乐业 平稳 安乐 安生 平静 风平浪静 泰 稳定性 绥 稳定

    英语:safe and sound

    意思:<

  • 蜀笺

    读音:shǔ jiān

    繁体字:蜀箋

    意思:(参见蜀牋,蜀笺)

    解释:1.见\"蜀笺\"。

    造句:

  • 书字

    读音:shū zì

    繁体字:書字

    意思:(书字,书字)
    文字。
      ▶清·顾炎武《延平使至》诗:“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
      ▶《红楼梦》第一•八回:“湘云道:‘三姐姐走了,曾有书字回来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