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满江红·秋满蘅皋》 秋满蘅皋,烟芜外、吴山历历。

秋满蘅皋,烟芜外、吴山历历。

意思:秋季满杜蘅皋,烟荒芜外、吴山历历在目。

出自作者[宋]张孝祥的《满江红·秋满蘅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恨和对过去的怀念。 首句“秋满蘅皋,烟芜外、吴山历历”直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蘅皋”的描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烟雾弥漫的草地上,吴山历历在目,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风乍起,兰舟不住,浪花摇碧”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风起浪涌,船行困难,这象征着人们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离岸橹声惊渐远”和“盈襟泪颗凄犹滴”这两句则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恨和对过去的怀念。离岸的橹声惊醒了正在沉睡的离人,船渐行渐远,泪水盈满了衣襟,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深刻。 “问此情、能有几人知”是对过去的疑问和反思,这种情感是如此深沉和普遍,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体验。 接下来的几句“追往事,欢连夕。经旧馆,人非昔”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反思,通过描述过去的欢乐和旧馆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幸空遗迹”是对过去的感慨和反思,红叶题诗是过去的美好回忆,而青楼薄幸则是过去的错误选择留下的遗憾。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遗憾和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它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满蘅皋,烟芜外、吴山历历。
风乍起,兰舟不住,浪花摇碧。
离岸橹声惊渐远,盈襟泪颗凄犹滴。
问此情、能有几人知,新相识。
追往事,欢连夕。
经旧馆,人非昔。
把轻颦浅笑,细思重忆。
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幸空遗迹。
但长洲、茂苑草萋萋,愁如织。
作者介绍 萧衍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吴山

    读音:wú shān

    繁体字:吳山

    意思:(吴山,吴山)
    I

     1.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参见“吴岳”。
      
     2.山名。又名胥山。俗称城隍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
       

  • 历历

    解释

    历历 lìlì

    [distinctly;clearly] [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引用解释

    1.清晰貌。《古诗十九首·明月

  • 蘅皋

    读音:héng gāo

    繁体字:蘅皋

    意思:长有香草的沼泽。
      ▶《文选•曹植<洛神赋>》:“尔迺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
      ▶刘良注:“蘅皋,香草之泽也。”
      ▶宋·张孝祥《满江红》词:“秋满蘅皋,烟

  • 烟芜

    引用解释

    烟雾中的草丛。亦指云烟迷茫的草地。 唐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烟芜敛暝色,霜菊发寒姿。” 宋 柳永 《破阵乐》词:“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清 纳兰性德 《忆秦娥·龙潭口》词之二:“青如翦,鷺鷥立处,烟芜平远。”

    读音:yān w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