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焉何足恋,性自乐幽居。
意思:在这里有什么值得留恋,性自愿独处。
出自作者[明]张羽的《春昼》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人间白日静,鸟鸣高枕余》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向往。
首句“人间白日静,鸟鸣高枕余”描绘了人间的静谧,太阳静静地升起落下,鸟儿在高处鸣叫,诗人则在枕上享受这一片宁静。这句诗为读者展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对此的满足。
“薜萝引修蔓,绿覆茅檐虚”描绘了诗人住所的景象,薜萝缠绕,修长的藤蔓覆盖着茅屋的檐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自然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砌筠初过雨,窗风时弄书”这两句诗则描绘了雨后的景色和读书的情景。雨后的竹子更显清新,风吹过窗户,偶尔会翻动书页。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生活的闲适和与自然的亲近。
“已无车马迹,适似田家庐”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他已经不再关心车马的繁忙,而是更像一座田园风格的房屋。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于焉何足恋,性自乐幽居”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喜爱,这里是他感到满足的地方,也是他愿意停留的地方。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简单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安静、闲适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使人感到宁静、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