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

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

意思:玉检赐书迷凤凰篆,金华回驾冷龙鳞。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感激之情。 首联“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谢蕊珠人。”描绘了诗人被贬谪后的孤独和无助,表达了对皇帝的深深感激和怀念。“沦谪千年”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时间之长,远离了皇帝的恩泽,而“至今犹谢蕊珠人”则表达了诗人至今仍对蕊珠人的恩情心存感激。 颔联“但惊茅许同仙籍,不道刘卢是世亲。”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感慨。诗人惊讶于自己能和茅山道士、汉末名士诸葛亮等人为伍,进入了仙籍,而不曾想到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刘禹锡家族却是凡人。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刘禹锡的羡慕和对自身遭遇的无奈。 颈联“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诗人描述了自己对皇帝赐书的珍视和对归隐金华后的清冷生活的感受。“玉检赐书”表达了皇帝对自己的恩赐和对皇权的尊重,“迷凤篆”则表达了赐书的神秘和珍贵。“金华归驾冷龙鳞”则描绘了诗人归隐金华后的清冷生活,如同龙鳞一般冷清。 尾联“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如果没有遇到周史,就不会有现在的自己。这里的周史指的是周代的历史学家,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和怀念,对自身遭遇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谢蕊珠人。
但惊茅许同仙籍,不道刘卢是世亲。
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
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金华

    读音:jīn huá

    繁体字:金華

    英语:jinghua

    意思:(金华,金华)
    I
    金质的花饰。
       ▶《后汉书•蔡邕传》:“公奉引车驾,乘金华青盖,瓜画两轓,远近以为非宜。”<

  • 书迷

    读音:shū mí

    繁体字:書迷

    造句:

  • 玉检

    (1).玉牒书的封箧。《汉书·武帝纪》“登封 泰山 ”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玉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 唐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诗:“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说文·木部》“检,书署也” 清 段玉裁 注:“玉牒检者,玉牒之玉函也,所谓玉检也。” 桂馥 义证:“《六书故》:检状如封匧。”
    (2).借指
  • 赐书

    读音:cì shū

    繁体字:賜書

    意思:(赐书,赐书)

     1.称人来信的敬辞。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宋·王安石《答马太傅启》之二:“未皇

  • 龙鳞

    读音:lóng lín

    繁体字:龍鱗

    意思:(龙鳞,龙鳞)

     1.龙的鳞甲。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附,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李善注:“郭璞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