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和湘滨卜居》 杖藜他日端来去,但恐公朝正与能。

杖藜他日端来去,但恐公朝正与能。

意思:杖藜以后端来了,但恐怕您朝正与能力。

出自作者[宋]胡寅的《又和湘滨卜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园池美景的赞美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闻道园池各著名,起予归梦过临蒸”,诗人通过描述园池的各具特色,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梦境。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将园池比作尘外的山峰,引人入胜。 颔联“已开尘外寻山眼,更曲堂中饮水肱”,进一步描绘了园池的美景,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诗人眼中的美景和他在堂中悠然自得的样子。这一联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将园池比作寻山的眼睛和饮水的手臂,生动地表现了园池的美丽和诗人的悠闲。 颈联“有地且须多种秫,好閒何必苦邀僧”,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他认为只要有土地,就应该多种庄稼,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不必苦苦邀请僧人来分享这种生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杖藜他日端来去,但恐公朝正与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拄着藜杖,自由来去,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一联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热情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园池美景的描绘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道园池各著名,起予归梦过临蒸。
已开尘外寻山眼,更曲堂中饮水肱。
有地且须多种秫,好閒何必苦邀僧。
杖藜他日端来去,但恐公朝正与能。

关键词解释

  • 公朝

    读音:gōng cháo

    繁体字:公朝

    意思:古代官吏在朝廷的治事之所,借指朝廷。
      ▶《庄子•达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
      ▶成玄英疏:“既无意于公私,岂有怀于朝廷哉。”
      ▶《南齐

  • 他日

    解释

    他日 tārì

    (1) [future;some other day;later on]∶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

  • 来去

    读音:lái qù

    繁体字:來去

    英语:make a return journey

    意思:(来去,来去)

     1.来和去;往返。
      ▶晋·鸠摩罗什《十喻诗》:“若能映斯照,万象无

  • 杖藜

    读音:zhàng lí

    繁体字:杖藜

    英语:Chenopodium giganteum

    意思: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
      ▶《庄子•让王》:“原宪华冠縰履,

  • 朝正

    读音:cháo zhèng

    繁体字:朝正

    意思:
     1.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
      ▶汉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
      ▶《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

  • 与能

    读音:yǔ néng

    繁体字:與能

    意思:(与能,与能)
    推荐有才能的人。与,通“举”。
      ▶《易•繫辞下》:“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孔颖达疏:“天下百姓亲与能人,乐推为王也。”
      ▶《礼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