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高丘而望远》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意思:大海上波浪滔天,连太阳都被遮住了光彩,仙山上的仙树恐怕也都被摧折死掉了。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登高丘而望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感慨,描绘了壮丽的大海和历史的变迁。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首先,诗中的“登高丘而望远海”一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和视野。这种视角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美和无限的可能性。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传说中海上有六只大龟承托着三座神山,但现在这些龟骨已经霜冻,神山又在哪里呢?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历史和文明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和事物。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一句,描绘了日出的景象,但扶桑树已经半摧折,太阳也失去了光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秦皇汉武空相待”一句,是对历史的反思。秦皇汉武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他们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和权力,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但最终都未能逃过历史的变迁。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欲望和执着的反思,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一句,是对人类行为的讽刺。精卫和鼋鼍都是传说中的生物,精卫为了填海而不断投入木石,但最终也无法完成;鼋鼍则是传说中的神兽,但却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到达目的地。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过于执着于目标而忽略了过程的人的讽刺,提醒人们要注重过程和体验。 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摧折

    读音:cuī shé

    繁体字:摧折

    英语:break

    意思:
     1.毁坏;折断。
      ▶《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南朝·梁·刘勰

  • 光彩

    读音:guāng cǎi

    繁体字:光彩

    短语:光 荣誉 荣 桂冠 骄傲 殊荣 荣耀

    英语:reputable

    意思:亦作“光采”。
     
     1.光辉;光

  • 扶桑

    读音:fú sāng

    繁体字:扶桑

    英语:Chinese hibiscus

    意思:
     1.神话中的树名。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