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明夜》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意思:只有绕过回廊走又消失,远远地听到弦管暗看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清明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清明夜的风月和弦管描绘出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 首句“好风胧月清明夜”描绘了一个清明夜晚的景象,微风轻拂,月光皎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句中的“好风”和“胧月”都带有一种朦胧的美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诗意。 “碧砌红轩刺史家”则描绘了诗人家在刺史家里的环境,碧绿的砖砌和红色的屋檐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豪华而雅致的氛围。这里也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他可能是一位官员或者贵族。 “独绕回廊行复歇”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徘徊。他独自在回廊上漫步,来来去去,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思索和内心的孤独。诗句中的“独绕”和“行复歇”都带有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感觉,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遥听弦管暗看花”则描绘了诗人遥听弦管之声,暗看花儿的情景。这里既有听觉的感受,也有视觉的享受,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状态。弦管之声和花儿的美景都带有一种生活的气息和诗意的美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整首诗以清明夜的风月和弦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通过描绘优美的景色和抒发内心的感受,这首诗展现出了一种深沉而美好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诗意和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回廊

    读音:huí láng

    繁体字:回廊

    短语:画廊 门廊

    英语:cloister

    意思:(参见迴廊)
    曲折回环的走廊。
      ▶唐·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诗:“小

  • 行复

    读音:xíng fù

    繁体字:行復

    意思:(行复,行复)
    且又。
      ▶《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李善注:“行,犹且也。”
      ▶晋·葛洪《神仙传•王远》:“远叹曰

  • 看花

    读音:kàn huā

    繁体字:看花

    意思: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施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