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杨山人归绵竹》 火铃未降真君宅,金钮曾盟太帝家。

火铃未降真君宅,金钮曾盟太帝家。

意思:火铃不降真君住宅,金钮曾结盟太帝家。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杨山人归绵竹》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别江梅十度花,相逢重为讲胡麻》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以江梅为引,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首联“一别江梅十度花,相逢重为讲胡麻。”诗人以江梅为引,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也暗示了道家生活的长久和永恒。“一别”和“重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而“讲胡麻”则暗示了道家生活的清净和修行的必要性。 颔联“火铃未降真君宅,金钮曾盟太帝家。”这里诗人以道家传说中的火铃和金钮为象征,表达了对道家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火铃是道家传说中的一种神物,金钮则是道家神仙的标志,诗人通过这些象征物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道家神仙世界的向往。 颈联“道气满簪凝绿发,神光飞鼎护黄芽。”这里诗人以道家的修行和炼丹为背景,表达了道家修行的成果和对长生不老的体验。“满簪凝绿发”暗示了道家修行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神光飞鼎护黄芽”则表达了道家炼丹的神奇效果和对长生不老的体验。 尾联“青骡不肯留归驭,又入无为嚥晓霞。”这里诗人以青骡为象征,表达了对道家生活的留恋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青骡不肯留归驭”暗示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留恋和不舍,“又入无为嚥晓霞”则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道家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江梅为引,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同时也通过道家传说中的象征物和修行成果,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体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别江梅十度花,相逢重为讲胡麻。
火铃未降真君宅,金钮曾盟太帝家。
道气满簪凝绿发,神光飞鼎护黄芽。
青骡不肯留归驭,又入无为嚥晓霞。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真君

    读音:zhēn jūn

    繁体字:真君

    意思:
     1.谓主宰。
      ▶《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宋·苏轼《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帝为真宰。”
     
     2.道教对神

  • 太帝

    读音:tài dì

    繁体字:太帝

    意思:
     1.太古之帝。指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等。
      ▶《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瑟。”
      ▶唐·元结《补乐歌》:“猗太帝兮,其智如神,分草实兮,济我生人。”

  • 火铃

    读音:huǒ líng

    繁体字:火鈴

    意思:(火铃,火铃)

     1.道士所用的法器。
      ▶唐·皮日休《入林屋洞》诗:“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
     
     2.道教亦借指人体中胆边的肉珠。

  • 帝家

    读音:dì jiā

    繁体字:帝家

    意思:京都。亦用以指皇宫。
      ▶唐·李商隐《隋宫》诗:“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宋·欧阳修《千叶红梨花》诗:“从来奇物产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