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角》 晓楼烟槛出云霄,景下林塘已寂寥。

晓楼烟槛出云霄,景下林塘已寂寥。

意思:晓楼烟柜出云霄,景下林塘已经沉寂。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闻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晓楼烟槛出云霄,景下林塘已寂寥。城角为秋悲更远,护霜云破海天遥》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并带有情感表达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情感。 首句“晓楼烟槛出云霄,景下林塘已寂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薄雾中的楼阁、高耸的槛栏,仿佛直冲云霄,而下面的林塘则在寂静中显得有些冷清。这句诗通过视觉和空间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这样的清晨之中。 “城角为秋悲更远”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悲伤感觉越来越远,随着城角的悲鸣,这种悲伤似乎更加浓烈。这句诗通过听觉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护霜云破海天遥”这句诗则描绘了秋天的另一番景象,保护霜冻的云层被打破,海天一色,显得辽阔无垠。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动态的描绘,展现出秋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诗人通过对清晨、城角、霜云等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高远、悲伤而又辽阔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晓楼烟槛出云霄,景下林塘已寂寥。
城角为秋悲更远,护霜云破海天遥。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林塘

    读音:lín táng

    繁体字:林塘

    意思:树林池塘。
      ▶南朝·梁·刘孝绰《侍宴饯庾于陵应诏》诗:“是日青春献,林塘多秀色。”
      ▶唐·骆宾王《萤火赋》:“林塘改夏,云物迎秋。”
      ▶明·梁辰鱼《浣纱记

  • 云霄

    读音:yún xiāo

    繁体字:雲霄

    短语:九天 满天 太空 高空

    英语:the sky

    意思:(云霄,云霄)

     1.天际,高空。
      ▶《西京杂

  • 寂寥

    读音:jì liáo

    繁体字:寂寥

    英语:solitude

    意思: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王弼注:“寂寥

  • 烟槛

    读音:yān kǎn

    繁体字:煙檻

    意思:(烟槛,烟槛)
    烟雾笼罩的栏杆。
      ▶唐·杜牧《闻角》诗:“晓楼烟槛出云霄,景下林塘已寂寥。”
    ------------------------------

  • 霄景

    读音:xiāo jǐng

    繁体字:霄景

    意思:高空的光景。
      ▶南朝·梁·江淹《始安王拜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章》:“不悟旻灵拂采,霄景汰色。”
      ▶胡之骥注:“霄,霄汉也。景,光也。”
      ▶《云笈七籤》卷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