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
意思:山中故人知我到,都来打听现在怎么样。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送渊师归径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径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山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百事不如意的感慨。
首联“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曾经是径山的游客,而径山的景色在他的诗笔中至今犹存。颔联“师住此山三十年,妙语应须得山骨。”则表达了诗人对住在此山三十年的老师的赞美,认为他的妙语得益于径山的山水之美。
颈联“溪城六月水云蒸,飞蚊猛捷如花鹰。”生动描绘了六月溪城的水气蒸腾,飞蚊迅猛如鹰的景象。而“羡师方丈冰雪冷,兰膏不动长明灯。”则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禅房清静,灯火长明的羡慕之情。
尾联“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描述了山中故人知道诗人到来后,纷纷前来问候的场景。而最后一句“为言百事不如人,两眼犹能书细字。”则是诗人感叹自己百事不如人,但唯独两眼还能看书写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自我安慰的情感。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通过对径山景色的描绘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