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婆罗门引 春尽夜》 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

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

意思:推辞江南三月,什么地方可以温梦。

出自作者[明]夏完淳的《婆罗门引 春尽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意境的诗歌,通过描绘晚鸦、花影、黄昏等意象,表现了生命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晚鸦、花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短暂。同时,作者也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追求。 在诗歌的结构上,作者采用了传统的起承转合的方式,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和意象,展现了生命的不同的阶段和状态。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生动,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意境的诗歌,通过对生命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追求,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
春归不阻重门。
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
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
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
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
登楼望,柳外销魂。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夭折,家绝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

柳亚子《题夏内史集》第5首:“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

关键词解释

  • 江南

    读音:jiāng nán

    繁体字:江南

    英语:south of the River

    意思:
     1.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三月

    读音:sān yuè

    繁体字:三月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