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缵服忧勤未有言,诸儒经术侍彤轩。

缵服忧勤未有言,诸儒经术侍彤轩。

意思:张缵服忧虑辛劳没有说,诸儒经术在红色车。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忧郁的情绪,融合了忧虑、勤勉、敬畏和崇高等多种情感。诗人在表达他的思想和感情时,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 首句“缵服忧勤未有言”中,“缵服”一词暗示着承担和继承的重任,“忧勤”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勤勉。这种表达方式生动地描绘出诗人默默承担重任,虽然忧虑重重,但仍然勤勉不懈的形象。 次句“诸儒经术侍彤轩”,“诸儒经术”象征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传统,“彤轩”则暗示着高贵的地位和尊严。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传达出对学术传统的尊重和对高贵地位的崇尚。 末两句“九畴咸叙今天锡,三画何人昔梦吞”,“九畴”和“三画”均来自易经,象征着天地万物的规律和奥秘。“今天锡”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时代的赞美和期待,而“昔梦吞”则带有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对自然规律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对外部世界的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缵服忧勤未有言,诸儒经术侍彤轩。
九畴咸叙今天锡,三画何人昔梦吞。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有言

    读音:yǒu yán

    繁体字:有言

    意思:
     1.有名言,有善言。
      ▶《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 缵服

    读音:zuǎn fú

    繁体字:纘服

    意思:(缵服,缵服)
    继承职事。
      ▶唐·陆贽《告谢肃宗庙文》:“上天悔祸,群孽就诛;非臣寡昧,所能缵服。”
      ▶宋·苏辙《拟答西夏诏书》:“顷朕缵服之初,深示含容之意,

  • 忧勤

    读音:yōu qín

    繁体字:憂勤

    意思:(忧勤,忧勤)
    亦作“忧懃”。
     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于忧勤,而终于佚乐者也。”
      ▶《东观汉

  • 未有

    读音:wèi yǒu

    繁体字:未有

    意思:
     1.没有;不曾有。
      ▶《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 儒经

    读音:rú jīng

    繁体字:儒經

    意思:(儒经,儒经)
    儒家的经籍。
      ▶唐·杨衡《经赵处士居》诗:“云居避世客,髮白习儒经。”

    解释:1.儒家的经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