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独酌》 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

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

意思:薄差感到真隐,在偏得自怡。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独酌》

全文赏析

黄鹤编在上元二年作。周王褒诗:“独酌止轻瓢。”

  步屧深林晚①,开樽独酌迟。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薄劣惭真隐②幽偏得自怡③。本无轩冕意④,不是做当时。

  (上四独酌之景,下四独酌之情。(,) 步林向晚,独酌从容,故得详玩物情。此时逸兴自娱,可以忘情荣禄矣。行,行列也。或作倒蚁,便与仰蜂同意。下四句,辗转说来,有自怜自慰意。言才劣见弃,非同真隐,但对此幽胜,聊以自怡耳。才薄劣,故无轩冕之志。非真隐,又何敢笑傲当时乎?)。

  ①《淮南子》:“深林丛薄。”②谢灵运诗:“彼美丘园道,喟然伤薄劣。”《南史》:何尚之致仕方山,著《退居赋》以明所守。后还摄职,袁淑录古隐士有踪无名者,为《真隐传》以嗤焉。③陶弘景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④《庄子》:“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谢脁诗:“志狭轻轩冕。”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步屦深林晚,开樽独酌迟。
仰蜂黏落絮,行蚁上枯梨。
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
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薄劣

    读音:báo liè

    繁体字:薄劣

    意思:
     1.低劣;拙劣。有时用为谦辞。
      ▶《后汉书•孔融传》:“朱、彭、寇、贾,为世壮士,爱恶相攻,能为国忧。至于轻弱薄劣,犹昆虫之相囓,适足还害其身,诚无所至也。”

  • 隐幽

    读音:yǐn yōu

    繁体字:隱幽

    意思:(隐幽,隐幽)

     1.幽静偏僻。
      ▶明·李东阳《天津卫城修造记》:“登眺之际,神疏心畅,瞻宫阙之尊崇,览畿甸之高腴。周诹隐幽,则嚣闹不生。”
     

  • 偏得

    读音:piān de

    繁体字:偏得

    意思:犹独得。谓得之最多。
      ▶《庄子•庚桑楚》:“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
      ▶成玄英疏:“老君大圣,弟子极多,门人之中,庚桑楚最胜,故称偏得也。”

  • 自怡

    读音:zì yí

    繁体字:自怡

    意思:自乐;自娱。
      ▶唐·张九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诗:“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明·邓雅《偶题》诗:“阿女顾予哂,予心还自怡。”
      ▶明·李贽《藏书•世纪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