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河北道中作》 原上叠叠古冢高,昔时意气尽贤豪。

原上叠叠古冢高,昔时意气尽贤豪。

意思:原上叠叠高古冢,昔时意气尽贤豪。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河北道中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原野上的古冢,通过对古冢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句“原上叠叠古冢高”,以叠叠古冢为背景,勾勒出一幅苍茫、悲壮的画面,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昔时意气尽贤豪”,通过“昔时意气”与“尽贤豪”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也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第三句“断碑名姓已磨灭”,通过对断碑名姓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消逝和历史的遗忘。 最后一句“永日东风吹野蒿”,以永日的东风和野蒿为喻,表现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古冢、断碑、野蒿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起伏波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原上叠叠古冢高,昔时意气尽贤豪。
断碑名姓已磨灭,永日东风吹野蒿。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贤豪

    读音:xián háo

    繁体字:賢豪

    意思:(贤豪,贤豪)

     1.贤明豪迈。
      ▶汉·刘向《说苑•政理》:“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宋·苏轼《东坡志林•柳宗元敢为诞妄》:“其称温之弟恭

  • 意气

    读音:yì qì

    繁体字:意氣

    英语:personal feelings

    意思:(意气,意气)

     1.志向与气概。
      ▶《管子•心术下》:“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
     

  • 叠叠

    读音:dié dié

    繁体字:疊疊

    意思:(叠叠,迭迭)
    层层重叠貌。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四:“高坟叠叠满山隅,长袖纷纷徒竞世。”
      ▶明·许潮《武陵春》:“青山叠叠水潺潺,水自悠悠山自闲

  • 时意

    读音:shí yì

    繁体字:時意

    意思:(时意,时意)
    指时人的意思。
      ▶晋·王羲之《遗谢安书》:“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吾谓诛翦一人,其后便断,而时意不同。”

    解释:1.

  • 气尽

    读音:qì jìn

    繁体字:氣儘

    意思:(气尽,气尽)

     1.生气消失。
      ▶《南史•曹景宗传》:“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此邑邑使人气尽。”
     
     2.唿吸停止。
      ▶明·高明《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