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答参寥五首》 如何瞥然去,使我不得友。

如何瞥然去,使我不得友。

意思:为什么突然消失,让我没有朋友。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寄答参寥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诗歌创作和自我表达的困扰。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但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首段中,“我生为文章,与众常不偶”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热爱,他深信自己生来就是为了创作诗歌,这是他的天性。然而,“出其所为诗,不笑即嘲诟诟”则揭示了他在创作诗歌时面临的困境。他的诗作要么不被理解,要么被嘲笑讥讽,这表明他在诗歌创作上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赞赏。 “少年勇自辩,盛气争可否”描述了诗人年轻时的自信和坚持,他敢于为自己辩护,坚持自己的观点,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然而,“年来知所避,不敢出诸口”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逐渐明白了什么是可以说的,什么是不可以说的,他学会了审时度势,不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 “时时未免作,包以千袭厚。低心让儿曹,默默众人后。”描述了诗人在不适当的时候仍会写诗,但会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观点,不再争强好胜,甘愿默默无闻。 “见君不能已,颇亦陈所有。”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某位朋友的感激之情,因为这位朋友能够理解他,并向他展示他的作品。 最后,“如何瞥然去,使我不得友。”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这位朋友的遗憾,他希望他们能够一直做朋友,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如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坚持,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自如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无奈。尽管如此,他仍然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理解他的人,与他分享他的作品,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生为文章,与众常不偶。
出其所为诗,不笑即嘲诟。
少年勇自辩,盛气争可否。
年来知所避,不敢出诸口。
时时未免作,包以千袭厚。
低心让儿曹,默默众人后。
见君不能已,颇亦陈所有。
君岂少取之,时以佳句授。
幽弦喜有听,清唱慰孤奏。
如何瞥然去,使我不得友。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不得

    读音:bù dé

    繁体字:不得

    英语:must not

    意思:
     1.不能得到;得不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腹飢不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 瞥然

    读音:piē rán

    繁体字:瞥然

    意思:忽然;迅速地。
      ▶唐·白居易《与微之书》:“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明·高明《琵琶记•琴诉荷池》:“嫩绿池塘梅雨歇,薰风乍转,瞥然见新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