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华红萼虽倾国,便恐红非本来色。
意思:白华红萼虽然全国,便怕红颜色不是本来。
出自作者[宋]曾丰的《赣县向宰座上见绿萼梅主簿程开老相勉赋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素与百花少相谐》是一首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梅花的独特之处,即它与白色更为和谐,这正是梅花的本色。作者用“醉眼时为梅一开”来表达他对梅花的痴迷和欣赏。
接着,诗中列举了岭南岭北的多种梅花品种,但作者认为这些并非奇瑰之花,因为它们只是外在的美丽,缺乏内在的风骨和本质。这表现出作者对梅花内在美的重视。
然后,诗中特别提到了“孤根别风骨”的梅花,它如同白金镂盏玻璃台般的美丽,白华红萼的倾国之色并非改变本质的颜色。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独特之处和内在美的赞赏。
诗中还提到“白华红萼虽倾国,便恐红非本来色”,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保持本色的敬仰,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外在的改变而失去内在的本质。
最后,“逃绿归绿未到真,与真相近亦天德”,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与自然亲近的赞美,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本色,与自然亲近。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