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柳絮》 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

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

意思:根据莺是向杨花道,绊惹春风不放回去。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柳絮》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是一首优美的春日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留恋。 首句“三月尽是头白日”,诗人以三月为始,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里“头白日”的比喻形象生动,给人以春天温暖、明亮的感觉。 “与春老别更依依”一句,诗人将春天和“春老”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这里的“别”字,既指春天的离去,也指与春天的告别,情感深沉而真挚。 “凭莺为向杨花道”一句,诗人借助了莺和杨花的形象,通过它们向杨花传达自己的愿望,表达了对春天的挽留之情。这里的“凭”字,既有依赖、依靠的意思,也有借助于他人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绊惹春风莫放归”一句,诗人以“绊惹”一词形容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之情,仿佛被春风牵绊,无法离开。这里的“莫放归”表达了诗人希望春天能够停留更久,不要离开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诗人通过对春天形象的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
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杨花

    引用解释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宋 陈偕 《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

  • 春风

    读音:chūn fēng

    繁体字:春風

    英语:spring breeze

    意思:(春风,春风)

     1.春天的风。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