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静镇堂》 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

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

意思:海外本淳朴,山里的百姓也专门蒙。

出自作者[宋]李庚的《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静镇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是一首描绘海滨山村生活的诗,表达了对淳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繁琐政治的疏离。 首句“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中,诗人以海滨山村与古代淳朴的国度相比,突出了这里的人民因远离尘嚣而保持了原始的纯真和蒙昧。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即对自然、淳朴生活的赞美和对繁琐政治的疏离。 “汝不探赤丸,我无为缿筩”表达了诗人对山民们简单生活的赞美。赤丸代表着纷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缿筩则承载着对他人隐私的窥探欲望。诗人希望山民们能够远离这些世俗的纷扰,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熙熙樵与牧,蔼蔼春风中”描绘了山民们辛勤劳动、和谐共处的场景,他们沐浴在春风中,过着平静而满足的生活。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 最后,“何必师齐相,虚堂舍盖公”中的“齐相”指的是繁琐的政治制度,“虚堂舍”则象征着诗人所向往的简单生活。诗人认为,无需效仿齐国的宰相,只需要在山间的堂舍中过上简单的生活即可。这表达了诗人对繁琐政治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海滨山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淳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繁琐政治的疏离。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描绘的画面生动有趣,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复杂社会的疏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
汝不探赤丸,我无为缿筩。
熙熙樵与牧,蔼蔼春风中。
何必师齐相,虚堂舍盖公。
作者介绍
李庚,字子长,临海(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调长沙尉(《攻愧集》卷五二《詅痴符集序》),知昆山县。二十六年,召为御史台主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二十七年,为监察御史,守兵部员外郎(同上书卷一七六、一七八)。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提举江南东路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一○四)。历知南剑、抚、袁诸州,卒。有集《詅痴符》,已佚。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今录诗十五首。

宋临江人,流寓天台,字子长。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御史台主簿、监察御史,以附汤鹏举罢。除兵部郎中,继奉祠提举江东常平,知南剑、抚二州,调知袁州,未赴而卒。有《詅痴符集》。

关键词解释

  • 邦本

    读音:bāng běn

    繁体字:邦本

    英语:basis of country

    意思:国家的根本。
      ▶《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 山民

    读音:shān mín

    繁体字:山民

    意思:山地居民。
      ▶汉·荀悦《申鉴•时事》:“皇民敦,秦民弊,时也;山民朴,市民玩,处也。”
      ▶《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 海邦

    读音:hǎi bāng

    繁体字:海邦

    意思:
     1.古指近海邦国。
      ▶《诗•鲁颂•閟宫》:“遂荒大东,至于海邦。”
      ▶郑玄笺:“海邦,近海之国也。”
      ▶晋·陆云《祖考颂》:“光宅海邦,大造江

  • 颛蒙

    读音:zhuān méng

    繁体字:顓蒙

    英语:ignorant; benighted

    意思:(颛蒙,颛蒙)
    愚昧。
      ▶《汉书•扬雄传下》:“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于情性,聪明不开,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