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灵鹫寺》 洞猿窣窣循墙过,几上偷翻贝叶经。

洞猿窣窣循墙过,几上偷翻贝叶经。

意思:洞猿窣窣沿着墙过,桌上偷翻贝叶经。

出自作者[宋]黄初庵的《题灵鹫寺》

全文创作背景

《题灵鹫寺》是宋朝诗人黄初庵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灵鹫寺相关。灵鹫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据传为印度佛教高僧菩提达摩在中国传法时所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黄初庵在游览灵鹫寺时,被寺庙的宁静、庄严和神秘氛围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此外,宋朝时期佛教文化在中国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对佛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黄初庵创作《题灵鹫寺》提供了文化背景。 综上所述,《题灵鹫寺》的创作背景与灵鹫寺的历史文化、寺庙的氛围以及宋朝时期的佛教文化盛行有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屋畔危岑耸佛青,客归僧定掩云扃。
洞猿窣窣循墙过,几上偷翻贝叶经。

关键词解释

  • 贝叶经

    指佛经。古代 印度 人写经于树叶上,故称。 唐 钱起 《紫参歌》:“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菩提树下谈玄,忘补朝阳之衲;贝叶经边入定,搜空透笋之衣。” 清 王摅 《教坊老叟行》:“自此焚脩奉 西竺 ,禪榻长繙贝叶经。”亦作“ 贝多经 ”。 清 吴伟业 《生查子》词:“学写贝多经,自屑泥金粉。”

    读音:bèi yè jī

  • 贝叶

    读音:bèi yè

    繁体字:貝葉

    英语:pattra leaves

    意思:(贝叶,贝叶)
    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玄奘《谢敕赉经序启》:“遂使给园精舍,并入提封;

  • 窣窣

    读音:sū sū

    繁体字:窣窣

    意思: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唐·杜荀鹤《寄温州崔博士》诗:“怀君劳我写诗情,窣窣阴风有鬼听。”
      ▶宋·苏轼《却鼠刀铭》:“有穴于垣,侵堂及室,跳床撼幕,终夕窣窣。”

  • 循墙

    引用解释

    1.谓避开道路中央,靠墙而行。表示恭谨或畏惧。《左传·昭公七年》:“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杜预 注:“言不敢安行也。” 晋 陆云 《逸民箴》:“咎自专宠,福在循墙,是故保其安者常危,而忘其存者不亡。” 明 宋濂 《题梁元帝画职贡图》:“其画……亦为 宋 代名笔所作,世之粗工,涂青抹红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