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不风终是爽,烛光何罪也堪憎。
意思:月光下不风始终是爽,烛光什么罪的堪憎。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月下杲饮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酒边无物伴长瓶,一颗新莲一段冰。月下不风终是爽,烛光何罪也堪憎。》以其简洁明快的意象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表达了诗人对酒、莲、月、烛等物的独特感受,透露出一种清雅、孤高、超脱的境界,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享受。
首句“酒边无物伴长瓶”,以酒边长瓶为引子,引出酒、莲、月、烛等物,暗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瓶长意味着酒瓶盛满,暗示着诗人对酒的渴望和孤独的境遇。
“一颗新莲一段冰。”新莲是初生的莲花,冰则是寒冷的象征。这句诗描绘了新莲在冰中绽放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孤高冷峻的意境。同时,新莲也象征着纯洁无暇,与诗人内心的清雅高洁相呼应。
“月下不风终是爽”,这句诗描绘了月下无风之景,表现出一种宁静、清爽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这种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烛光何罪也堪憎。”这句诗以烛光为对象,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赞美和向往。尽管烛光被视为罪恶,但诗人却认为它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代表着光明和希望。这句诗也表现出诗人对黑暗和阴暗的厌恶和反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酒、莲、月、烛等物的独特感受,透露出一种清雅、孤高、超脱的境界。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黑暗和阴暗的反感和厌恶。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