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徐九少尹见过》 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意思:为什么当看花蕊,想发照江梅。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徐九少尹见过》

全文赏析

【鹤注】此当是上元二年冬作。又曰:少尹与行军自不同。西都、东都、北都、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兴德,府尹各一人,少尹二人,初不言以少尹为行军长史,但云:永徽中,改尹为长史。又云:天下兵马元帅府,有行军长史、行军司马。今题云“少尹”,而诗云“行军”,徐当是成都尹兼节制兵马,以时乱,故少尹兼称行军也。

  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赏静怜云竹①忘归步月台②。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上四叙事,见自谦意。下四叙(,) 景,见喜客意。晚景,谓日暮之时。尹何时当再来乎,梅将发而照江矣,期之也。)

  ①张正见诗:“翠竹梢云而结丛。”②谢灵运诗:“游目倦忘归。”梁武帝《秋笛曲》:”绕虹梁,流月台。”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
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
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
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发照

    读音:fā zhào

    繁体字:發照

    意思:(发照,发照)

     1.呈现出耀眼的光彩。
      ▶《宋书•沈攸之传》:“銮戎薄临,龙虎百万,六军齐轨,五辂舒旆,丹槛发照,素甲生波。”
     
     2.表现出

  • 花蕊

    引用解释

    亦作“ 花蘂 ”。 1.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统称。 南朝 梁 何思澄 《奉和湘东王教班婕妤》:“虚殿帘帷静,闲阶花蕊香。” 唐 孟浩然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诗:“物华皆可翫,花蘂四时芳。” 唐 李商隐 《春日》诗:“蝶衔花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2.含苞未放的花,花蕾。 唐 杜甫 《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诗:“鬢毛垂领

  • 何当

    读音:hé dāng

    繁体字:何噹

    意思:(何当,何当)

     1.犹何日,何时。
      ▶《玉臺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

  • 看花

    读音:kàn huā

    繁体字:看花

    意思: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施肩

  • 江梅

    读音:jiāng méi

    繁体字:江梅

    英语:Gangmae

    意思:一种野生梅花。
      ▶宋·范成大《梅谱》:“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趣,皆此本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