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月二十日雨中》 池馆飒以凉,始知秋气生。

池馆飒以凉,始知秋气生。

意思:池馆飒因为凉,才知道秋气生。

出自作者[宋]晁公溯的《七月二十日雨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浮云淡高天,清雨洒广庭》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通过对池馆、蒲荒、叶乱、荷折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清冷。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炎热的感慨,以及对寒暑更迭的无奈和伤感。 首联“浮云淡高天,清雨洒广庭”描绘了秋天的天空,浮云淡薄,高远天蓝,清雨洒落,庭院清新。这一联以景起兴,为全诗奠定了秋天的氛围。 颔联“池馆飒以凉,始知秋气生”直接点明主题,通过池馆中的飒飒凉意,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这一联通过视觉和触觉相结合,更加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接下来的几联中,诗人通过对蒲荒、叶乱、荷折等细节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清冷。同时,也表达了对炎热的感慨和对寒暑更迭的无奈和伤感。诗人感叹炎热的天气不会太久,因为四时相代更替,冬天将至。然而,对于人们来说,炎热的天气让人感到烦躁和不安,对寒冷的天气又感到焦虑和渴望。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最后一句“谁能安天运,伤哉世上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对人世情感的感慨。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安然接受自然的运转,但现实却是人们对于寒暑更迭、四时交替的伤感。这种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对人世情感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炎热、寒暑更迭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对人世情感的感慨。诗中细节描绘生动,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浮云淡高天,清雨洒广庭。
池馆飒以凉,始知秋气生。
蒲荒叶乱委,荷折盖已倾。
微风经草木,猎猎有寒声。
炎蒸岂得久,四时相代更。
当暑思折胶,纖絺不为轻。
冬复念裘褐,乃与寒暑争。
谁能安天运,伤哉世上情。

关键词解释

  • 池馆

    读音:chí guǎn

    繁体字:池館

    意思:(池馆,池馆)

     1.南朝·齐·谢朓《游后园赋》:“惠气湛兮帷殿肃,清阴起兮池馆凉。”
      ▶宋·韩维《登湖光亭》诗:“雪尽尘消径露沙,公家池馆似山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