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 十年未弛负,半世不黔灶。

十年未弛负,半世不黔灶。

意思:十年没有松弛负,半辈子不黔灶。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种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上的经历和心境,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然。 首联“坐狂得世捐,作官故不了”,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人认为,在官场中过度追求名利只会让自己更加疲惫,因此他宁愿选择放弃官场生活,回归自然。 颔联“十年未弛负,半世不黔灶”,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他感叹自己已经过了十年,但仍然没有摆脱名利的束缚,生活也并没有得到改善。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颈联“居然颜玉雪,及是鬓蓬葆”,描述了诗人现在的容貌和心态。他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仍然保持着年轻时的风采,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希望。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描绘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安于现状的态度。他喜欢在碧山之下焚鱼种稻,深隐于瓜区,退隐于圭窦。他避人愉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纷扰,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诗人在诗中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他认为友人的品德和行为都很好,让他感到很欣慰。同时,他也告诫友人不要过度追求名利,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对自己的经历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坐狂得世捐,作官故不了。
十年未弛负,半世不黔灶。
居然颜玉雪,及是鬓蓬葆。
碧山已焚鱼,白水初种稻。
瓜区可深隐,圭窦便却埽。
之子怀世资,行修名誉好。
避人本愉恬,坐我亦枯槁。
顷求田野处,政以城郭扰。
常时啜仳别,幸尔晏言笑。
如兰岂异臭,覆瓿本均好。
不惩范釜尘,尚作韩编盗。
斲轮元戒疾,纻絮非病少。
莞尔劝之休,怡然守而嫪。
翻思南迁久,秪幸北归早。
三已令奚愠,四至卿诚巧。
所欣颠木蘖,莫羡姣人了。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半世

    读音:bàn shì

    繁体字:半世

    英语:half a lifetime

    意思:半生,半辈子。
      ▶唐·韩愈《赠侯喜》诗:“半世遑遑就举选,一名始得红颜衰。”
      ▶宋·黄庭坚《书磨崖碑

  • 十年

    读音:shí nián

    繁体字:十年

    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黔灶

    读音:qián zào

    繁体字:黔竈

    意思:犹黔突。
      ▶南朝·齐·谢朓《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下车遽暄席,纡服始黔灶。”
      ▶宋·晁补之《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诗:“十年未弛负,半世不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