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石矶》 石矶江水夜潺湲,半夜江风引杜鹃。

石矶江水夜潺湲,半夜江风引杜鹃。

意思:石矶长江水在缓缓流淌,半夜江风带杜鹃。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宿石矶》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石矶江水夜潺湲,半夜江风引杜鹃。灯暗酒醒颠倒枕,五更斜月入空船》是一首描绘夜晚江景的优美诗篇。通过对石矶江水、江风、杜鹃、灯光、酒杯、月色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创造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世界。 首句“石矶江水夜潺湲”中,“石矶”可能是指江边岩石或石滩,而“夜潺湲”则描绘了夜晚江水流动的声音,给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感觉。 “半夜江风引杜鹃”一句,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半夜的江风和杜鹃鸟。江风在夜色中吹拂,杜鹃鸟则在夜空中啼叫,这为整个夜晚的场景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凄美的气氛。 “灯暗酒醒颠倒枕”描绘了酒后的情景,昏暗的灯光下,诗人从醉酒中醒来,头枕着乱七八糟的枕头,这给人一种朦胧而醉意未消的感觉。 最后一句“五更斜月入空船”更是将场景推向了高潮。五更时分,斜月透过窗户照进空荡荡的船舱。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江边的宁静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语言的运用和意象的塑造,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世界。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矶江水夜潺湲,半夜江风引杜鹃。
灯暗酒醒颠倒枕,五更斜月入空船。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杜鹃

    读音:dù juān

    繁体字:杜鵑

    英语:cuckoo

    意思:(杜鹃,杜鹃)

     1.鸟名。又名杜宇、子规。相传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春末夏初,常昼夜啼鸣,其声哀切。
      ▶南朝·

  • 江水

    读音:jiāng shuǐ

    繁体字:江水

    英语:river

    意思:即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高诱注:“江水出岷山。”<

  • 石矶

    读音:shí jī

    繁体字:石磯

    意思:(石矶,石矶)
    水边突出的巨大巖石。
      ▶唐·张旭《桃花溪》诗:“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唐·韩愈《送区册序》:“与之翳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