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行庆传芳蚁,升高缀彩人。

行庆传芳蚁,升高缀彩人。

意思:行庆流芳蚂蚁,登上高高点缀彩人。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行庆传芳蚁,升高缀彩人。阶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今日衔天造,还疑上汉津》是一首描绘节日庆典的诗,充满了欢乐和祝福的气氛。 首联“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三阳节和七日节的特殊意义。三阳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三个节日,象征着春回大地的开始。而七日节则是三阳节的延续,人们在这一天庆祝并祈求幸福和繁荣。 “行庆传芳蚁,升高缀彩人”,这两句描绘了节日庆典中的各种活动和人群的欢乐场景。行庆,即举行庆祝活动;传芳蚁,可能是指一种庆祝的饮品,类似于今天的甜酒;升高缀彩人,则描绘了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欢庆节日的情景。 “阶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庆典的氛围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阶前蓂候月,形象地描绘了月中有蓂荚叶子的形状,象征着节日的祥和与美好;楼上雪惊春,则以惊蛰之雪喻春天的到来,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和祝福。 最后,“今日衔天造,还疑上汉津”,诗人以赞美和祝福的口吻,表达了对今日庆典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衔天造,即承载着天意,表达了对庆典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赞美;还疑上汉津,则表达了对庆典后可能出现的新的机遇和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节日庆典的欢乐场景和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
行庆传芳蚁,升高缀彩人。
阶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
今日衔天造,还疑上汉津。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传芳

    读音:chuán fāng

    繁体字:傳芳

    意思:(传芳,传芳)
    流传美名。
      ▶《晋书•元帝纪论》:“岂武·宣余化犹畅于琅邪,文景留仁传芳于南顿。”
      ▶唐·李百药《笙赋》:“觊传芳于风雅,将永代于刊勒。”

  • 升高

    读音:shēng gāo

    繁体字:升高

    意思:登高。
      ▶《荀子•儒效》:“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伸而好升高也。”
      ▶《后汉书•黄琼传》:“故圣人升高据上,则以德义为首。”
      ▶宋·梅尧臣《还吴长文舍人诗

  • 行庆

    读音:xíng qìng

    繁体字:行慶

    意思:(行庆,行庆)
    犹行赏。
      ▶《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郑玄注:“庆谓休其善也。”
      ▶唐·元稹《令狐楚等加阶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