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二》 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

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

意思:等到满足满足独自个,但眼穿过断肠。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其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梦觉清宵半》是一首表达深深思念和离别之痛的诗。它通过描绘梦醒后的情景,以及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情感和无法割舍的思念。 首先,诗中的“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描绘了主人公从梦中醒来,静听银箭滴漏,看到床前的残泪烛,红烛滴泪相伴的情景。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深深的寂静和孤独感,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余遍。”这句诗描绘了主人公的情绪起伏,由静谧转为激荡,思绪万千,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种情感的起伏和无法入眠的状态,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深。 “堪恨还堪欢。当初不合轻分散”这句诗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遗憾。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句充满了深深的情感色彩。 “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虽后约、的有于飞愿。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这句诗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未来无法相见的无奈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渴望。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句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和离别之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梦觉清宵半。
悄然屈指听银箭。
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
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
从卧来、展转千余遍。
恁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还堪欢。
当初不合轻分散。
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
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
虽后约、的有于飞愿。
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独自个

    引用解释

    亦作“ 独自箇 ”。只自己一个人。 宋 毛滂 《于飞乐·代人作别后曲》词:“有些言语,独自箇、説与谁譍。”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怎生在旷野荒郊,月黑时光,风高天道,独自个背着衣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也是 姚滴珠 合当悔气,撞着他独自个溪中乘了竹筏来到渡口。” 杨朔 《百花山》一:“在班里他跟谁都不合群,常常独自个

  • 肠断

    读音:cháng duàn

    繁体字:腸斷

    英语:broken-hearted

    意思:(肠断,肠断)
    形容极度悲痛。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

  • 及至

    读音:jí zhì

    繁体字:及至

    意思:连词。等到;到了。
      ▶《孟子•滕文公上》:“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各自准备下万言千语,及至相逢,却没一

  • 厌厌

    读音:yān yān

    繁体字:厭厭

    意思:(厌厌,厌厌)
    I
    整齐茂盛貌;秀美貌。
       ▶《诗•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郑玄笺:“厌厌其苗,众齐等也。”
       ▶元·郑

  • 独自

    读音:dú zì

    繁体字:獨自

    短语:独力 单身

    英语:alone

    意思:(独自,独自)

     1.自己一个人;单独。
      ▶五代·齐己《怀洞庭》诗:“中

  • 眼穿

    读音:yǎn chuān

    繁体字:眼穿

    意思:犹言望眼欲穿。形容殷切盼望。
      ▶唐·韩愈《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诗:“眼穿常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
      ▶宋·梅尧臣《独酌偶作》诗:“眼穿南去翼,耳冷北来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